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251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011081360/2021-32860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日期
2021年05月30日 16:41:45
发布机构
十堰市农业农村局
文号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次会议251提案的答复

黄朝伟、鲁四平委员:

你们提出的《千方百计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振兴丹江口库区柑橘产业,促进库区老百姓增收的提案》收悉,综合会办单位丹江口市政府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们们对丹江口市柑桔产业发展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委员们对丹江口市柑桔产业做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提出的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柑桔产业是重点优势特色产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柑桔产业发展,无论是之前的61产业强农计划,还是当前正在推进的六大农业重点产业链都将柑桔产业列在突出的位置加以培育。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会同丹江口市政府等有关部门,立足丹江口库区资源优势,把柑桔列为农业第一特色产业,多措并举,取得突破性发展

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2012年起,市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连续多年对包括柑桔产业在内的特色产业标准化基地建设方面给予奖补。此外,国际农发基金、省级农业产业化园区产业链项目、省级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项目、龙头企业贷款贴息、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等项目对丹江口市柑桔产业发展也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据不完全统计,四百万工程和“61”产业强农计划实施以来,通过以奖代补累计奖励丹江口市柑桔产业基地60余个,奖励资金超过500余万元,尤其是在柑桔标准化基地以奖代补资金中,丹江口市奖补资金总额始终保持在全市前列。丹江口市也高度重视柑桔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武当蜜桔产业发展的意见》《丹江口市农业重点特色产业扶贫专项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明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产业发展奖补政策的通知》,明确每年整合2000万元项目资金,从新建基地、老园改造、采后加工、产品销售等多方面支持柑桔产业发展。其中2019年,丹江口市整合移民后扶项目资金2500万元、农业项目资金1000万元,2020年整合移民后扶项目资金近3000万元、农业项目资金1000万元,集中支持柑桔产业发展壮大。

二是强化科技服务支撑。近些年来,在市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推动下,丹江口市先后被确立为全省十大水果生产县”、中国柑桔之乡;入选国家柑桔产业技术体系,建立了柑桔北缘试验站;入选湖北省柑桔产业技术体系,建立了十堰市综合试验站;入选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行动—“特色水果生态高效栽培与采后处理项目团队,建立了鄂西北柑桔生态高效技术推广试验站;成功加入湖北省院士专家科技服务产业发展“515”行动,成为全省两个柑桔产业示范县(市、区)之一;2016,抽调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技术人员组建了61”水果技术团队,2020成立了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佘立柱任组长,市农业农村、财政、发改、科技、林业等部门组成的市级林果产业工作组;今年,又建立了水果(柑桔、猕猴桃)产业链链长制,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师永学和副主任佘立柱分别担任链长和副链长,组建了工作专班和专家团队,这些创新平台有效推动了柑桔产业技术成果的创新储备和转化应用。

三是努力打造精品名牌。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名优战略,全力打造精品名牌,提升柑桔产业综合竞争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成功推荐丹江口市柑桔申报省级“特优区”,武当蜜桔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先后荣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华名果湖北省水果大县湖北十大名果湖北名牌产品等具有影响力的大奖。2015年度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武当蜜桔品牌价值评估达15.34亿元,我市的武当牌柑桔果品行销国内华北、东北、西北、中原等地区一百多个城市及农村市场,成功出口到俄罗斯、加拿大等地,这些都进一步彰显了我市柑桔产业在全国、全省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也显示出巨大的品牌价值。目前,全市正按照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营销品牌化的思路,大力推进低产园生态改造、生态休闲观光果园建设,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将武当蜜桔产业建成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的生态屏障、库区移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与文化旅游高度融合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

今年5月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水果产业链建设,明确2021年——2025年期间,市财政每年拿出6000万元支持六大农业重点产业链建设,其中水果(猕猴桃、柑桔)产业链每年1000万元,我市柑桔产业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认真研究并积极采纳委员们的建议,按照六大农业重点产业链职责分工,结合部门职能,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时刻关注产业动向,把握各种有利机遇,做好相关服务工作,推动丹江口库区柑桔产业振兴发展


十堰市农业农村局

20215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