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38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011081360/2020-09415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日期
2020年08月07日 10:00:00
发布机构
十堰市农业农村局
文号

民革十堰市委:

《关于加强秦巴武当山区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综合会办单位市林业局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民革十堰市委对我市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生物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委员们对我市生物种质资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和操作性很强建议,为我市今后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指明了方向收到民革十堰市委《关于加强秦巴武当山区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建议》的提案后,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安排业务科室,指派专人,积极同会办单位市林业局、市农科院、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等相关单位沟通会商,提案办理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将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十堰生物种质资源概况

十堰居我国中西结合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也是我国内陆腹地重要生态功能区。境内秦岭余脉、巴山余脉、武当山脉三大山系,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生态屏障。独特的生态区位和生态环境,孕育了十堰山区丰富的生物宝库。现已查明的生物资源达3100多种,其中中药材资源共有2518余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至今尚有北有长白山,南有武当山之说。李时珍《本草纲目》中70%的中药材源自十堰山区,房县的党参、 竹溪的黄连、竹山的肚倍等地道中药材闻名全国;十堰是中国茶叶的发源地,神农炎帝在秦巴武当山区最先发现并利用了茶,至今在房县尚保存有上千年的古茶树;十堰是中国最北缘柑桔产业带和湖北省第二大柑桔产区;十堰是马头羊的原产地,郧巴黄牛、郧阳乌鸡等特色生物资源也享有盛名。2006年,我市竹溪县、竹山县发现了绝迹百年的陕西羽叶报春,并成功进行了人工驯化种植。2020年,在竹溪县又发现了消失近百年的小儿勾茶,数量多达80余株,占全国总量的80%。目前,我市所辖8个县(市、区)全部纳入秦巴山生态功能区范围,境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种数分别占秦巴山生态功能区总数的91.67%87.91%

二、物种资源保护利用情况

(一)组织领导力度加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特色产业开发,这为我市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林业局、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等单位先后对我市茶产业、林果业、中药材产业、草食畜牧业、蔬菜产业和水产(饮)品业等六个产业的发展规划进行了完善,今年以来,市委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对我市茶产业发展规划进行研究,5月份又召开了全市柑桔产业振兴会,制定了《十堰市柑桔产业振兴计划(2020-2025年)》,这些规划均把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摆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7月份,按照省农业农村厅要求,我局推荐11家单位申报国家和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涉及马头山羊、郧巴黄牛、白羽乌鸡、五味子、翘嘴鲌鱼、郧阳黑猪等多个品种。加大地方特色品种品牌建设力度,目前我市最具特色的地方品种如:武当道茶、郧阳木瓜、郧阳胭脂米、房县香菇、房县黑木耳、房县北柴胡、竹溪贡米、竹溪黄连、丹江口翘嘴鲌、郧西马头山羊、郧巴黄牛、郧阳大鸡、郧阳白羽乌鸡,均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二)珍稀物种保护工作取得成效。近年来,我市先后开展了红豆杉、珙桐、小儿勾茶等珍稀植物繁育工作。竹溪县积极创建全国珍稀植物种植示范县,成功实现小儿勾茶种子育苗,在全国属首例。珙桐种子育苗技术,在全国也处于领先水平。并在十八里长峡保护区创办了珍稀植物繁育基地,繁育红豆杉苗木150多万株、珙桐2万多株、连香1万多株、小儿勾茶150多株。茅箭区在马家河建设1000余亩七叶一枝花、头顶一颗珠、江边一碗水等珍稀中药材繁育基地。房县在军店镇建设万亩中药材“GAP”示范基地。这些工作的开展不仅为珍稀植物繁育工作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扩大我市珍稀物种种群数量、实现有效保护奠定了基础。

(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有序开展。大力扶持和培育野生动物驯养繁育大户,目前全市共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大户86家。在赛武当东沟等地区开展弥猴养殖;以湖北武当鹿业为龙头发展梅花鹿养殖业1000余头;以郧西县旺农生态科技养殖专业合作社为龙头进行野猪养殖;以房县月亮湾野生动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开展林麝养殖,存栏林麝达到300余头;2019年,市林业局争取省财政资金40万元开展珍稀动物繁育项目研究;帮助房县月亮湾野生动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申报林产品加工专项资金25万元,实施林麝养殖及麝香加工二期扩繁项目。

(四)地方特色品种开发持续发力。加大地方特色品种开发力度,在全省市州一级中率先整合茶叶品牌,合力打造武当道茶,武当道茶先后荣获湖北第一文化名茶中国第一文化名茶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茶叶优秀区域公用品牌等一系列殊荣,并成功申报国家农产品优势区;武当蜜橘先后荣获农业部优质产品湖北省优质产品湖北十大名果中华名果等荣誉称号,产品远销到俄罗斯、加拿大、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郧西县大学生村官翁新强带领湖北口回族乡千余农户发展五味子产业,规模达到3500亩,开发出五味子蜂蜜、五味子糖浆、五味子酒等产品,该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脱贫增收的骨干产业;丹江口市浪河镇成立专业合作社,大力开发神仙叶产品,目前神仙叶凉粉、神仙叶面条、神仙叶粉条等产品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郧西县与正大集团签订百万马头羊产业化合作协议,计划总投资23亿元,年出栏100万只马头山羊。

(五)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市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连续多年对特色产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品牌打造、农产品加工、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奖补,奖补资金总额也由2011年的每年700万增加到今年的1100万,有效促进了生物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此外,国际农发基金、省级农业产业化园区产业链项目、省级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项目、龙头企业贷款贴息等项目对我市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也都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我市特色产业基地面积已经超过600万亩。市林业局争取中央财政补助690万元,省财政每年补助30万元(已连续补助三年),支持竹溪县楠木种质资源库建设;竹山县九华山林场于2008年开始实施国家良种繁育项目(日本花柏),项目投资80万元;2002年配合省林科院引进美国西加云杉,营造试验林50亩,这是全国唯一引种成功的地方,目前长势良好;2012年起,投入85万元,实施珍贵树种(马褂木)培育项目,完成造林1000亩。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体系提请市政府组建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农业农村、发改、财政、林业、科技、畜牧、科研院所等部门参与的市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领导小组,指导全市生物种质资源普查、保护和利用工作。加快制订相关配套规章制度,建立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奖惩制度,对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因工作不力、不作为、乱作为造成种质资源流失、灭绝等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是制定发展规划,建立长效机制。突出抓好对我市优势特色种质资源尤其对原产、地域优势特色种质资源的挽救。建设完善十堰市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分级别、分类别、分区域、分阶段提出保护利用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建立健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长效机制。

是开展系统普查,做好收集管理。开展全农业种质资源(主要包括作物、畜禽、水产、食药用菌、农业微生物)全面普查、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保护工作,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任务,建立我市地方特色动植物品种目录。鼓励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社会组织和企业及个人登记其保存的农业种质资源。

是健全保护体系,提升保护能力。建立健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实施省、市、县三级管理,形成上下有机衔接的保护机制。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鼓励企业、社会组织承接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任务,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科研单位和企业积极参与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网络。加强种质资源活力与遗传完整性监测,及时繁殖与更新复壮,新建、改扩建一批农业种质资源场

是加强科学研究,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优势,完善种业创新技术体系,开展作物、畜禽、水产、食药用菌、农业微生物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推动种质资源有效利用。鼓励地方特色品种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培育以地方特色品种开发为主的种业企业,推动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

六是争取政策支持,强化项目支撑。积极争取国家、省财政对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工作的支持,充分发挥林木良种培育补助、湿地补助、林业贴息补助、林业国家自然保护区补助、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补助、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补助等政策作用。加大国家、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申报力度,加快构建系统完整,科学高效的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体系。

生物种质资源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很多特色、濒危、珍稀种质资源都是在老百姓家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和深山老林里得以保护和延续,需要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和支持。市农业农村局将认真吸纳委员们的建议,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宣传科普力度,同社会各界一道,共同努力,推动我市由种资源大市向种质资源强市转变,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十堰市农业农村局

202087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