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关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索引号
011081360/2023-39805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发文日期
2023年08月10日 11:55:29
发布机构
十堰市农业农村局
文号
仿宋三号

关于关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联农带农能力,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的通知》和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文件精神,市农业农村局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关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于202399日前通过信函、邮件等方式反馈我局。

联系人:刘毓华,联系电话:0719-8654161

电子邮箱:hbsyjgj@163.com

联系地址:十堰市茅箭区北京北路101

                         十堰市农业农村局

2023810

关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联农带农能力,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的通知》和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2025年,全市基本形成框架完整、措施精准、机制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取得初步成效;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服务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推进十堰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全市家庭农场达到1.2万家以上、农民合作社稳定在1万家左右;县市区联合社乡镇综合社、行政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实现全覆盖,农户入社率达到55%以上;县级及以上示范农场、示范社达到10%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培育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围绕“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体系和茶叶、食用菌、中药材、水果(柑桔、猕猴桃)、黄酒、木本油料等重点农业产业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量质兼备、质效优先原则,引导家庭农场突破性发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及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融合发展。一是培育发展家庭农场。鼓励合作社法人、种养大户、返乡创业农民工、农村致富带头人、高校毕业生等各类能人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引导“独户社”等小规模合作社转注册为家庭农场,把符合条件的种养大户、专业大户纳入家庭农场范围。健全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制度,落实家庭农场“一码通”“随手记”数字化服务管理机制,实行动态管理,确保质量深化“六有”(有合法登记注册、有适度经营规模、有规范财务管理、有先进生产技术、有稳定主导产业、有良好经营效益)、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每年创建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60二是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通过清理整顿一批、规范提升一批、扶持壮大一批等举措,培育一批“有健全组织机构、有具体章程制度、有统一生产标准、有规范财务管理、有合理盈余分配、有一定品牌影响”的“六有”农民合作社。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推广使用农民合作社财务会计软件,鼓励引进会计代理服务工作。规范提升示范农民合作社创建工作,每年创建市级以上示范农民合作社30家。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产权结构、治理结构、生产经营、盈余分配、财务管理等规范化建设健全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评定、监测、退出机制三是培育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推广一批“约定有合同、服务有标准、过程有记录、人员有培训、质量有保证、产品有监管”的“六有”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培育互助性、经营性服务组织。每年创建市级以上示范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0家。四是引导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支持建立农业类产业化联合体、产业协会、联盟、联合社,组建市县两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会。鼓励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办加工项目、共同打造品牌、共拓销售渠道、共推信用合作,促进多元互动、功能互补、联合合作、融合发展。每个县市区重点培育1-2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流转土地经营权,提升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实现最佳规模效益,防止片面追求土地等生产资料过度集中,防止“垒大户”引导农村土地范流转,健全完善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做好政策咨询、信息发布、价格评估、合同鉴证等服务工作引导土地流转双方合理确定流转价格,稳定土地流转关系,有效防范租地风险。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普通农户连片种植、规模饲养,提供专业服务和生产托管等全程化服务。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群集聚发展,参与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创业园以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等建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一一品、一县一业等特色优势产业,提高产业整体规模效益。(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市乡村振兴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民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公司,采取出资新设、收购或入股等形式整合资源要素、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扩大就业容量,完善推广订单收购、保底分红、二次返利、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吸纳就业、村企(社、场)对接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加劳务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将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数量和成效作为相关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审批、验收的重要依据。探索开展农民土地经营权、集体资产(资源)、扶贫资产、项目资金作为村集体或农户股金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试点,让农户共享发展收益。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市乡村振兴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提升市场应对能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发展农产品加工、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等关键环节能力建设延伸产业链条,拓宽服务领域,由种养业向产加销一体化拓展。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产权重组、合约使用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参加地理标志认证、知名农业品牌创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社对接活动,面向城市社区居民直供直销农产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各类农博会、展销会、推介会等市场对接活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间工艺品制造、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多途径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产保供,打通堵点,引导多元消费,积极服务扩大内需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探索筹建市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交易市场。(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供销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政策措施

(一)加大财政持力度。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湖北省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有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措施。建立市级重点示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项目库,整合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项目和绿色食品饮料业培育发展项目资金予以重点扶持。持续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创建活动,每年择优评选市级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并予以颁证。每年从既有的示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遴选“三化三好”(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经济效益好、带动效果好、社会反响好)示范主体进入市级重点示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项目库。同时在申报市级农业产业项目、农业信贷担保贷款以及农业信贷担保贷款贴息等方面享有优先权。各县市区参照市里做法,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完善金融信贷服务。全面落实涉农有关金融信贷政策,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征集和评价体系,支持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对接,建立融资协作长效机制支持金融机构与经管部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联合评级授信,逐年增加授信额度。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加大政府融资担保机构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增信力度,落实新型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在我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的融资担保业务按照4:3:2:1比例承担风险,再根据《十堰市市级财政支持农业信贷担保扩规增效实施方案》,由市政府对县市区政府分担的偿贷部分给予50%的补偿省农担十堰分公司对符合“双控”标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担保业务适当简化流程,按照不超过0.8%(政策性扶贫项目担保费率不超过0.5%)的优惠担保费率进行担保;对融资需求300万元以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无抵押信用担保;对具有一定规模、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额度可提高至500万元,担保额度可提高至1000万元。探索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开展农业大灾保险和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十堰监管分局市县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省农担十堰分公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强化人才支撑建立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重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骨干、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农业职业经理人等高素质农民。为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落实有关培训补贴、就业创业补贴、专业技术资格、社会保险等政策,激励各类人才在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落实“耕耘者”振兴计划、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稳步推进“一村多名大学生”“一品多名技术员”计划。鼓励涉农部门一线专家、业务骨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到培训机构兼职授课。适时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辅导员外出考察学习和交流。鼓励采取购买服务、挂牌委托等方式,遴选有意愿、有实力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涉农服务企业或社会组织承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政策咨询、运营指导、财税代理服务。(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落实相关优惠政策。认真落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农民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农民合作社购进的免税农业产品,依规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对农民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种子、种苗、农药、农机免征增值税;对农民合作社与本社成员签订的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合同免征印花税。对进入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的示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税收减免政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电价。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和节水奖励机制,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奖补。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和支持批发市场建设等政策。落实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各县市区每年安排不少于5%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理用地需求。支持有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法依规承接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耕地质量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等财政支农项目。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水利和湖泊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供电公司、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保障机制

()健全组织体系。市、县两级政府要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调整充实市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局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建立政府层面的市、县两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相关工作职责,统筹指导、协调、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和发展。构建由“辅导员+服务中心”组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导服务体系,以基层农经队伍为基础,多途径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确保每个重点农业产业配备1名辅导员,每个乡镇配备2名以上辅导员。(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加强法治保障。贯彻落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及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建设,依法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严肃查处加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担、截留抵扣上级奖补资金等违纪违规行为,切实维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强化考核督查。建立考核机制,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绩效考核;适时开展督查,对工作开展好、政策落实到位的县区和市直部门予以表彰,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市、县两级有关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统计调查、监测分析和定期发布制度,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等相关信息定期交换和研讨机制,及时掌握动态、研判形势,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市政府办、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十堰市农业农村局

                                     202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