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才〔2015〕2号
关于印发《十堰市“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委,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武当山特区工委,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直相关单位:
《十堰市“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实施方案》已经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十堰市“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市农业局具体组织实施,各地各相关单位要积极配合,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十堰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2015年1月15日
为深入推进市委、市政府“3331人才工程”的实施,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同意我市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的批复精神(鄂教发[2015]1号),结合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实际,经研究决定,从今年起实施十堰市“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大力培养留得住、用得上、能致富的新型农民大学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培养工作拟实施5年,对学员进行专科学历层次教育。通过本计划的实施,为每个村培养多个适应新农村建设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热爱农业和农村工作,熟悉党的农业农村政策,掌握农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
二、培养对象和模式
(一)培养对象。“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主要招收往届高中(含职高、中专同等学历)毕业,年龄在35岁以内,政治素质好,身体健康的农村青年。具体培养对象坚持个人自愿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原则产生,由各县(市、区)组织部门牵头,农业、林业、扶贫、畜牧等相关部门根据本地实际确定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学习培养。被推荐的学员,必须与所在乡镇签订毕业回村服务合同,原则上在村服务期限不少于5年。
(二)专业设置和学历证书。“一村多名大学生”采取全脱产方式培养,学历层次为专科,学制为两年。招生专业为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分种植、养殖两个专业方向。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的,颁发国家承认的普通高等学校专科(高职)毕业证书。同时,学员在学习期间参加相应职业资格和技能认定考试合格的,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和技能资格证书。
(三)培养院校。“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的培养任务由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市科技学校)承担。承办院校围绕综合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开设种养加等农业生产实用技术以及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农村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农村政策法规等课程。具体课程设置由市教育局、市农业局会同承办院校确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市“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工作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推进。组织部门要加强“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的组织协调,制定实施方案,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强资金管理。农业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工作,会同教育部门指导承办院校科学设置课程,加强教学质量督导与评估,学员报名和资格审查,考试和录取等工作;研究制定发挥毕业生作用的政策措施;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人才评价和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教育部门及承办院校负责招生计划、考试录取、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人社部门负责研究制定人才培养和使用的优惠政策,开展人才评价和资格认证,支持毕业学员服务农村、建功立业。财政部门负责落实相关经费,加强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林业、扶贫、畜牧等相关部门协助做好招生和创业扶持等工作。
(二)落实培养经费。学费标准为每生5000元/年。培养学员免交学费,所需学费由市、县财政分级负担,可纳入财政预算或从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其中市里负担70%(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扶贫办、市畜牧局各负担10%,市委人才办负担30%),所在县(市、区)负担30%。学员生活费、住宿费、交通费原则上由个人承担。教学院校对贫困学员的住宿费、交通费等给予适当减免或补助,以减轻学员的负担。同时,市里每年安排20万元的专项工作经费。
(三)做好生源组织推荐工作。各县(市、区)要做好生源的组织推荐工作,注重推荐人选的思想素质和现实表现,坚持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不能搞“暗箱操作”和凭关系照顾,保证招生学员的质量。要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复员退伍军人、农业科技人员、小微企业骨干、农村合作组织骨干、科技致富能手参加学习,并妥善处理好他们的工作和有关待遇问题。
(四)加强教学和学员管理。承办院校要根据我市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制定实用人才教学计划,突出实用性和应用性。要加强教材和实训基地建设,整合教师资源,加大实践应用教学的力度,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要针对农村实际和农民特点,设立与农时季节相衔接、灵活方便的假期和学习时间,尽量做到学习、生产两不误。要加强学员的学籍管理和日常管理,健全学员档案,严格考试管理。要配备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加强学员党团组织建设,做好学员的思想工作和学习、生活服务。要建立激励机制,设立优秀学员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教育、农业等部门要配合学校加强对学员的管理。
(五)充分发挥毕业学员的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关于扶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学员回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十组发〔2010〕12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对“一村多名大学生”毕业学员的资金、技术扶持力度,支持他们兴办实业、创办实体、推广技术、发展经济。要充分发挥“一村多名大学生”的带头带领作用,注重从他们中间培养选拔基层干部和科技示范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
中共十堰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1月15日 印发
附件:
1、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 普通专科班招生简章
2、湖北省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学员信息登记表
3、2015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登记表
4、湖北省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报名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