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金陂水产养殖场始建于1968年,位于均县镇关门岩村,是自收自支转制国有企业,主要职责是为丹江口库区渔业发展繁育各类名优鱼苗种,开展水产养殖技术服务、推广与示范带动等服务。2011年获评省级翘嘴鲌原种场,2021年获评“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2022年获评“十堰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因地制宜,开展苗种繁育和养殖生产“两手抓”。作为十堰地区最大的鱼种繁殖场,现有精养鱼池面积250亩,专业技术人员18人,挂牌成立桂建芳院士专家工作站,常年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合作,是华农水产学院的实习基地。养殖品种有鲈鱼、翘嘴鲌、锦鲤、黄颡鱼、太阳鱼、银鳕鱼、鲫鱼等名特优水产品,培育的翘嘴鲌、花白鲢、草鱼、鳊鱼等苗种市场需求旺盛,不仅畅销十堰本地,还销至周边市县,年产苗种2亿尾。
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养殖和智慧渔业“两不误”。受水库拆围和重点水域禁退捕影响,金陂水产养殖场率先探索发展“陆基圆池循环水+池塘”的养殖模式,把传统养殖和智慧渔业相结合,成为丹江口市设施渔业的试点标杆,推动传统渔业向智能化、集约化迈进。目前建设陆基圆池40个,养殖规模4000立方米,配备24套循环水设备,每立方米水体单产达到40多斤,年产量90吨。
多措并举,实现生态优先和联农带农“两提升”。金陂水产养殖场把生态优先放在首要位置,聚焦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等五大行动,通过设施渔业尾水处理设备和“三池两坝”模式,实现尾水循环利用。同时,示范带动全市及周边镇、村群众发展节水、环保、高效水产养殖业,已带动均县、蒿坪、石鼓、牛河林区、丁家营、白杨坪、六里坪等镇区发展设施渔业10余户,养殖水体达5万立方米。(上官燚、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