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村厕所革命典型案例二:郧阳区城关镇立足“三个三” 促进改厕质效大提升

日期: 2025-01-23 11:18:29
来源: 十堰市能源办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农村改厕,看似一件小事,实际是关系民生、关系作风的大事。郧阳区城关镇持续把厕所改造作为关注民生、推动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的民心工程来抓,人居环境大幅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锚定“三个强化”抓部署。一是强化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重大意义,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政治责任;组织镇村干部、乡村工匠50余人先后到柳陂镇山跟前、茶店镇樱桃沟等村参观学习,开拓视野,汲取经验。二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乡镇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班子成员、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各村党支部书记专职专责落实此项工作,形成主要领导重点抓、分管领导亲自抓、驻村干部牵头抓、支部书记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是强化整体规划。制定《城关镇农村厕所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确定“科学规划、统筹资源、整村推进、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一体到位”的思路,坚持分散改厕、集中入网的原则,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因户施策、分类推进,通过高标准规划引领高质量建设。

聚焦“三个重点”抓落实。一是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利用老乡群、村组微信群、群众大会等有效方式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分区分片召开湾组会、场院会、培训会30余场次,集思广益汇民智;充分调动群众主观能动性和改厕积极性,引导群众主动投资投劳,参与厕所改造。二是明确底数及改造标准。深入调查摸清底数,建立全镇农村厕所改造对象台账,按村细化任务,逐一改造销号。明确农村厕所改造统一标准,兼顾实用性和美观性,以村为单位组织统一施工。三是加强全程质量管控。严把改造质量关,动员乡村工匠、乡贤能人等主动深入改厕一线,进行技术培训指导,按照技术规范和相关建设标准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改进意见,督促立即整改。

完善“三个机制”抓保障。一是健全资金保障和长效管护机制。采取项目资金投一点、专项资金补一点、驻村单位帮一点、集体经济筹一点、群众自发出一点“五个一”的方式,筹措资金。二是健全工作调度机制。实行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压实“班子成员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的工作责任,分解任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实行周汇报、月观摩、季通报工作机制,每周召开工作落实调度会,汇报工作进度,分析工作形势;每月召开现场观摩推进会,现场增见识、找不足、学办法,以学促干;每季度针对改造进度发出通报,奖优惩劣。三是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将改厕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镇纪委立足专责监督职能,不定期深入各村,检查督查工作开展情况,对工作推进缓慢、落实不力、经督促无效的进行约谈,倒逼工作落实。(贺涛、李艳阳)

十堰农业,期待您的关注。
十堰农业
  • 欢迎关注十堰市农业农村局官方微信“十堰农业”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农业”“hbsyny”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