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黄酒产业链工作专班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调研“房县黄酒”产业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聚焦“高端化、年轻化、国际化”产业发展方向,持续促进龙头做强、链条做长、产品做优、品牌做响、规模做大、市场做旺,发展势头强劲,工作成效明显,形成十项重要、突破性成果。
成果一:培育壮大了龙头企业。重点培育了忠和酒业、庐陵王酒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产值均过亿元,带动中小微企业、酒坊发展壮大,房县神农煌酒业、天香黄酒等企业纷纷提升产能、扩大生产,房县酒坊通过线上、快递销售增长31%,达3万多吨,贡献物流费过亿元,全市实现黄酒产量12万吨,产业链综合产值逾45亿元。
成果二:研制开发了黄酒新品。破除传统黄酒包装简陋、高糖高嘌呤、价格低、易上头等“低端”认知,成功推出忠和酒业东方干白、糯米威士忌等高端化新品,起泡鲜酿洑汁、青梅酒等年轻化新品,全年推出爆款新品20余款。实现樱桃黄酒技术改良,樱桃酒销售增长20%以上;糯米威士忌每瓶售价是传统产品的100倍;东方干白(干型)每瓶售价是传统产品的16倍。
成果三:创新拓展了销售市场。成功进驻北京首农、世纪联华等知名商超,在十堰城区世纪百强、温德姆、希尔顿、武当国际、宏正等星级酒店铺货销售,在省内12个高速服务区设置“房县黄酒”销售专区,对接武汉餐饮酒店3000余家。参加第110届全国(成都)糖酒商品交易会、中国(绍兴)国际黄酒产业博览会、水源地绿色农产品博览会等展览推介活动20余场,房县黄酒在北京、成都、武汉、西安、绍兴等城市展示推介。
成果四:竞进提升了品牌影响。发布房县黄酒区域公用品牌LOGO,完成“房县黄酒”网站和线上商城建设并正式上线运营,推出“房县黄酒”形象广告片并在十堰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经济旅游频道播出2000余次,开办黄酒视频号“肖酒窝”,房县黄酒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成果五:成功举办中国鲜活黄酒产业发展大会。高规格举办“诗酒太极 千年传承”2024十堰·房县黄酒文化月活动,成功举办中国鲜活黄酒产业发展大会,活动开展期间,与经销商现场签约金额突破1.2亿元,“诗酒太极”相关话题在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发布原创报道200余条,总浏览量上亿人次。
成果六:制定出台了系列标准。聚焦全链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发布了《房县黄酒小曲生产技术规程》和《郧阳黄酒大曲生产技术规程》市级地方标准,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合作制定轻工行业标准《发酵型米酒》、地方标准《房县洑汁生产技术规范》。
成果七:公开发布了房县黄酒风味轮。与北京工商大学合作,发布房县黄酒风味轮,鉴定到1679种非挥发成分,有1523个化合物是在黄酒中首次报道;449种成分具有生物活性功能,其中363种首次在黄酒中被鉴定;136种非挥发性成分被鉴定为关键健康功能成分。
成果八:明确了“鲜活”产区目标定位。突出房县黄酒“鲜活”特性,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刘振国等7名行业专家对房县黄酒的品质和风味进行了集中评鉴,房县人民政府与中国酒业协会签定中国鲜活黄酒产区共建战略合作协议,明确鲜活黄酒的产业方向和特色产区的目标定位。
成果九:树立了一批标杆酒企和酿酒工匠。编印房县黄酒科普宣传手册,举办全市黄酒产业发展技术培训班,组织233名黄酒生产、管理、销售人员参加电商培训班,市黄酒产业研究院开展科技服务80余次,评选出了十堰十大鲜活黄酒酿造标杆企业和十堰十大鲜活黄酒酿造工匠。
成果十:成立了市房县黄酒产业研究院。依托市农科院的科研专家团队,经市编办同意批复,成立了十堰市房县黄酒产业研究院,同时聘请江南大学毛健、北京工商大学黄明泉、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王德良等6名专家为名誉院长、咨询专家,组建“房县黄酒”专家委员会;完成黄酒实验室(中试线)智能化升级改造;获得“一种香菇风味酒的制作方法”等3项发明专利授权。(崔龙 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