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精神,做好改革的“后半篇文章”。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结合改革后分行业执法向分区域执法的实际,坚持转变执法思维、创新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积极调整完善执法体系,强化教育培训、加强协同联动,逐步实现了区域执法管理上下贯通、行业联通、信息共享的工作新格局。
强化学习培训,转变执法思维。组织开展“每月一讲”集中学习,组建由32名执法骨干组成的执法研学小组,定期开展研学交流,开设“微课堂”巡回辅导授课、案卷评查、以案释法等形式多样的执法大练兵活动,通过请专家授课学、领导带头领学、执法人员互学互帮“授、领、互”模式,学习执法业务理论知识,夯实执法理论基础;积极参与由相关领导带队开展的农业执法检查活动,现场学习执法实务,提升执法人员执法能力;组织执法骨干到兄弟市州执法单位,交流学习,拓展执法办案思路,创新了执法思维。
强化协同联动,创新执法方式。坚持属地管理,按区域管辖新调整成立三个执法大队,对所辖区域实行全领域综合执法;建立执法长效机制,将日常执法与集中执法相结合,定期开展跨区域协助执法活动,形成上下协同“一条线”,加强与辖区的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乡镇政府等部门协调,织密内外联动“一张网”,着力提升综合执法合力;注重执法监管与服务并重,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制度,让执法有力度也有温度。
强化履职担当,提升执法效能。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加强服务指导和普法宣传,结合执法检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专项普法,组织宪法宣传日活动,并运用各种媒介,创新普法形式、注重普法实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增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守法意识,做到合法生产经营,有效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结合秋季农资打假专项执法行动,对辖区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分片区组织综合执法检查,重点对种养殖基地、动物诊疗机构、农资农机经营门店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和重点产品进行检查,对生产经营的行为进行了培训规范;加大对辖区内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农业领域各类违法行为,采取日常执法与突击检查,监督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等的办法,一旦发现违法违规线索,及时依法查处,有效震慑了违法行为,维护了市场秩序。今年以来,办理各类案件数量同比增加18%,其中2部案卷推荐到省农业厅参加全省优秀案卷评比,1部案卷被推荐到农业部参加评比。
下一步,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将持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优化执法体系、强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与辖区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乡镇政府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共同织牢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的执法监管体系。(王鹏、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