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六措并举抓特色产业发展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日期: 2020-07-06 15:43:41
办公室
来源: 局办公室

一是抓特色产业提升。深入实施“61”产业强农计划,建立由一名市领导挂帅、一个部门牵头、一批责任部门配合、一个专家团队服务、制定一个工作方案的“五个一”特色产业发展机制,加强全市农业特色产业链建设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巩固提升竹房百公里茶叶带建设,实施丹江库区柑桔产业振兴工程,因地制宜发展道地中药材、小水果、食用菌、畜牧产业。坚持新建基地与老基地改造“两手抓”,增加投入,强化管理,完善基地配套设施。大力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建设一批高标准示范园区,着力提高基地素质,千方百计提高基地产出水平和生产效益。全力打造一批国家农业产业示范强镇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山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二是抓精品名牌打造。坚持品牌强农,抢抓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和汉江经济带建设的历史机遇,高举有机农业旗帜,顺应时代消费潮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积极申报认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把十堰建成有影响的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充分利用神农、武当、汉水等文化资源,与特色资源开发有效嫁接,打响核心水源区生态牌、武当牌、神农牌、汉水牌,以“武当道茶”品牌打造为示范,带动特色产业品牌打造,培植一批在全国有名气和影响力的十堰农业精品名牌。

三是抓农村产业融合。推动生产与加工融合,依托种养业,提升种养业,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精端,培育一批以种养为基础、以加工为纽带、以商贸物流为支撑的产业龙头,延长产业链、拓展功能链、提升价值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加快推进农业电子商务,抓好益农信息社建设,支持发展淘宝村建设。推动农业与新业态融合,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服务等现代产业高位嫁接、交叉重组、渗透融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康养农业。

四是抓经营主体培育。巩固提升扶贫车间(作坊)规模和质效,确保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比例达到30%以上。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壮大龙头企业实力,提高带贫能力。加快培育与认定“六有”农民合作社规范社、示范社和有示范效应的家庭农场,提升发展质量。大力推广订单生产、土地流转、就业务工、生产托管、股份合作、资产租赁等带贫模式,帮助农民特别是贫困群众稳定获得订单生产、劳动务工、保底收益、入股分红、资产扶贫等多渠道收益,推动贫困户与带贫主体建立稳定利益联结关系。

五是抓科技人才支撑。健全和完善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和贫困县主导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制度,切实为产业扶贫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充分发挥市级农业专家团队作用,结合关键农时,大力兴办不同类型农业科技示范样板,对重点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畅通科研成果联企进村入户渠道,打造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主体,本土化组装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效技术模式。

    六是抓农产品产销对接。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积极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参加全国、全省性大型博览会、农交会、华创会等展会,打开农产品外销市场。创新营销方式,依托知名直播平台,积极开展直播带货销售;强化市场对接,组织农产品市场、连锁商超、电商平台等企业对接农村产品经营主体,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大力开展消费扶贫,落实消费扶贫政策,及时与改委部门对接配合,及时把十堰滞销农产品企业纳入中直机关采购目录;利用对口协作渠道,积极对接北京双创中心,推广销售我市特色农产品。


十堰农业,期待您的关注。
十堰农业
  • 欢迎关注十堰市农业农村局官方微信“十堰农业”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农业”“hbsyny”关注。